嗨!你好啊,我是你的文友,专注写作,只说干货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,我做什么事情都不喜欢盲人摸象,习惯先了解总体框架,知道自己在这个框架体系中的大概位置才安心。
所以昨天整理明白了写作文体的4个方面,计划用4篇文章连载说明白,昨天说了第一个问题:如何分类。
那么今天来解决第二个:各种文体的写作手法自由组合,呈现什么效果?举例说明。
1、 叙事+描写:沉浸入故事
组合逻辑:在根据时间轴推进的过程中,嵌入“5感6觉”
举例:鲁迅《孔乙己》,以咸亨酒店小伙计的视角展开,按照时间线索叙事,孔乙己从“站着喝酒”到“坐着蒲垫来”,再到“再也未见”。
既加入了视觉描写:“他身材很高大;青白脸色,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;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。”
又加入了听觉描写:“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……”、“窃书不能算偷…窃书!…读书人的事,能算偷么?”
还加入了触觉描写:“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,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”
现代应用:在讲述品牌故事中,穿插产品使用场景的细节描写,如在香水广告中,加入女主角回忆童年花园的嗅觉描写会更好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2、议论+抒情:思想融入情感
组合逻辑:用意象支撑论证,加入情感催化
举例:鲁迅《野草》中,把哲学思考和情绪融合。
'当我沉默着的时候,我觉得充实;我将开口,同时感到空虚。'
现代应用:社交媒体爆文《致躺平青年》,用“苔花如米小”这样的唐诗意象,去论证平凡生活的价值。
3、说明+实验:软表达硬核知识
组合逻辑:用非常规的形式包装晦涩的专业知识
举例:科普文《如果人体是一辆车》:
把肝脏比喻成“24小时解毒工厂”(说明),全文采用汽车说明书版式(实验)
现代应用:元宇宙白皮书,采用互动式网页设计,只要读者点击3D模型,就能触发技术说明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4、实用+交互:操作指南的游戏化
组合逻辑:将功能需求,转化为对话场景
举例:现代改编版的《孙子兵法》
用“你作为新晋将领,面临敌军围城',让游戏者选择(交互),引出”围师必阙“的战术原则(实用)
现代应用:某健身APP,用AI教练与观看者对话:“今天想攻克马甲线,还是蜜桃臀?”,继而推送相应的训练方案。
5、抒情+描写+实验:艺术的变形
组合逻辑:打破感官界限的一种创新
举例:余光中的《听听那冷雨》:
“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,下在渴望的唇上,舔舔那冷雨。”听觉—味觉—触觉的转换,同时用诗句排版。
现代应用:某香水测评的视频,用色彩波动的动画,表现香味的层次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6、叙事+议论+交互:多维度进行说服
组合逻辑:用故事引发共情—用论点论据强化立场—用互动巩固认知
举例:余华《活着》采用双层叙事框架:老年福贵对采风者讲述的回忆(这就是一种交互)。
其中有视觉描写:'家珍穿着水红色的旗袍,那时候她还不驼背'。
有触觉描写:'有庆的小身体在我怀里越来越凉',体温的变化替代直接写死亡,更具冲击力
有环境描写:'月光照在路上,像是撒满了盐',将福贵的丧子之痛,转化为味觉。
有动作描写:'福贵蹲在田埂上,把裤管卷到膝盖,数自己腿上的泥点子',用琐碎的动作,表现主人公的精神已经麻木。
现代应用: 公益广告先播放留守儿童故事(叙事),弹出'你认为政府该怎么做?'投票(交互),最后展示政策建议(议论)
写在最后:
我以前看经典小说,完全被故事情节吸引,自从在公众号上分享写作干货后,再看小说就会特别关注文章的文体书法和语法、逻辑和修辞。
今天这些文体的自由组合,是从传统文体和文章中总结提炼的,自媒体时代终究要迎合IP和变现。
明天我们一起探讨自媒体高频文体手法,敬请围观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